新闻动态 NEWS
你的位置:mg游戏爆大奖视频 > 新闻动态 > 七万三千多单的记录背后,是每天凌晨四点出门、深夜十点回家的拼
七万三千多单的记录背后,是每天凌晨四点出门、深夜十点回家的拼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38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最近关于美团脑瘫骑手文景的新闻挺让人揪心的。

这位单亲妈妈靠着电动车在杭州送了整整七年外卖,七万三千多单的记录背后,是每天凌晨四点出门、深夜十点回家的拼命。

更让人佩服的是她身患脑瘫,说话不太利索,右手还总不受控制地发抖,但每单配送时间都卡得死死的,差评率只有0.05%。

可就是这么励志的故事,最近因为平台送上的三份关怀,反而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
事情是这样的,美团这边刚宣布免除文景所有差评责任、承担孩子学费还送辆新电动车,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。

有热心网友翻出老账:"这阿姨送了七年外卖,平台现在才想起来关怀?早干嘛去了?"这话扎心啊,仔细想想确实不是空穴来风。现在很多骑手都签的是劳务合作协议,平台压根不承认劳动关系,社保医保全得自己兜着。就拿文景来说,她那辆送餐电动车三年换了五块电瓶,每次充电都要自己找地方,平台何曾主动给配过充电站?

不过也有明眼人看出门道,现在全国像文景这样的特殊困难骑手不在少数。上海有个聋哑骑手小周,去年夏天中暑晕倒在马路上,平台客服半小时才接通电话。深圳的听障骑手老李更委屈,因为没法接电话沟通,半年被差评了二十多次。这些案例说明平台在特殊群体关怀上确实存在制度漏洞,这次给文景的特殊待遇,倒像是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。

要说平台抽成高这个老大难问题,其实早就有数据佐证。某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,外卖平台平均抽成比例达到23%,这还不算骑手要自备装备、车辆维修这些隐形成本。有骑手给记者算过细账:一单30块钱的外卖,平台拿走6块9,商家赚12块,剩下11块1要应付电动车充电、违章罚款、车辆损耗。文景这种老骑手,电瓶车三年就得报废,光是电池钱就花了一万二,这些支出平台从来没给过补贴。
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次事件倒像是给整个行业敲了警钟。北京某高校研究劳动关系的张教授就点评:"平台经济不能只享受灵活用工的好处,却逃避企业责任。文景妈妈的遭遇暴露出新型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保障盲区。"这话说的在理,现在全国外卖骑手超过1000万人,其中不少是家庭顶梁柱,像文景这样要养孩子的单亲妈妈不在少数。

说到社保问题,广东中山的快递员老陈最有发言权。他在某平台干了五年,去年查出来腰椎间盘突出,去医院看病花了两万八,结果医保报不了,全靠工友众筹。现在很多骑手为了多接单,连职业病都不敢去治。有专家建议参考网约车司机模式,平台按单量缴纳职业伤害保险,这样既不影响用工灵活性,又能给骑手兜底保障。

其实这次美团给文景的特殊照顾,倒是可以作为改进服务的参考样本。比如那个差评豁免机制,杭州某众包平台已经试点给孕妇骑手开通了绿色通道,遇到恶劣天气自动屏蔽差评。还有江苏某个县城,美团和当地残联合作,给残疾骑手配了带保温功能的智能外卖箱,这些创新举措值得推广。

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制度性保障。上海最近出台的新规就要求平台为骑手缴纳工伤保险,虽然保费由平台和骑手共同承担,但至少有了基础保障。北京也在试点"灵活就业综合保障计划",把外卖骑手、网约车司机这些新业态劳动者纳入意外险范畴。这些做法能不能全国推广,就看平台的担当和监管部门的力度了。

回过头来看文景的故事,七万三千单不仅是数字,更是千千万万骑手的缩影。他们风里来雨里去,用电动车丈量城市脉络,用汗水浇灌着一个个家庭。平台企业与其等到感动中国时才想起关怀,不如把保障机制做在平时。就像网友说的:"别等英雄流血又流泪,平常日子里的体面才是真温暖。"

各位看官老爷,您对这事怎么看?是觉得平台该给文景颁个"年度感动人物",还是应该从根本上完善骑手保障制度?又或者您身边有类似的故事?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,咱们一起唠唠这关乎百万劳动者的大事。